近日,一则“11万余本作业本被紧急召回”的新闻引发家长关注。据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两家企业生产的“教科系列作业本”因“D65亮度和D65荧光亮度项目不符合国家标准”,被责令召回。这些曾标榜“防近视”的作业本,非但无法保护视力,反而可能“造成视觉疲劳、视网膜损伤,甚至诱发视力下降”。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形势严峻的今天,这一事件无疑为我们敲响了警钟。长沙爱尔眼科医院视光专科主任温龙波博士提醒:选购符合标准的课业簿册是基础,但树立科学的近视防控观念,才是守护孩子光明未来的根本。
标准解读:一面“照妖镜”,让伤眼作业本现原形
本次事件中的核心指标“D65亮度”(俗称白度),如同一面“照妖镜”。根据国家强制性标准《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近视防控卫生要求》,课业簿册的D65亮度必须在“55.0%至85.0%”之间。过亮或过暗,都会无形中伤害孩子的眼睛。
纸张过亮:当纸张白得刺眼,其亮度可能超标。它在光线下会产生强烈眩光,如同夏季正午直视水泥地面,易导致视觉疲劳,刺激眼睛。
纸张过暗:如果纸张过于暗黄,则亮度可能不足。这会使笔迹与背景对比度降低,孩子需要更费力地辨认,不自觉拉近距离、加重双眼调节负担。
家长必学:三招实用技巧,快速辨别作业本优劣
面对琳琅满目的“护眼”标签,家长如何快速判断?记住这“一看、二照、三摸”三招:
一看颜色:避开过于洁白或过于暗黄的本子,选择色调柔和、反光自然的淡黄色纸张。
二照荧光:在光线较暗处,用验钞笔等紫外灯照射纸张。若出现大片亮蓝色荧光块,则说明D65荧光亮度超标,含有过量荧光增白剂,不宜购买。
三摸质感:质量好的纸张厚度均匀、表面光滑且有一定韧性,不会过于粗糙或薄透。
特别注意:请勿使用劣质的办公复印纸为孩子打印学习资料。市面多数办公复印纸亮度远超《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近视防控卫生要求》中“55.0%至85.0%”的标准(部分甚至高于100%),不适合作为儿童学习用纸。
专家观点:走出“护眼”迷思,核心是回归科学
“防控近视不能依赖任何一种单一产品,它需要一个综合性的‘生态系统’。”温龙波介绍,缓解视疲劳是防控近视的重要辅助手段,二者并非对立关系。持续视疲劳会加重眼部负担,可能加速近视进展,因此改善视疲劳环境(如使用达标作业本)是防控体系的一环。近视的核心诱因在于遗传、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和户外活动不足。
温龙波表示,比选择作业本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构筑起三道坚实的“视力防护墙”:
第一道墙:“走出去”是根本。
充分的白天户外活动,是性价比最高的近视防控手段。自然光照能促进视网膜释放多巴胺,有效延缓眼轴增长。建议每日保证至少2小时的户外活动,关键在于“户外”和“白天”,即便只是散步也能受益。
第二道墙:“好环境”是保障。
学习时,必须确保“双光源”照明――房间顶灯与桌面台灯同时打开。这样做能消除手部阴影,减少明暗对比,避免视觉疲劳。台灯应置于写字手的对侧。
第三道墙:“好习惯”是基础。
正确姿势:严格执行“一尺一拳一寸”(眼睛离书一尺,胸口离桌一拳,手指离笔尖一寸)。
间断用眼:恪守“20-20-20”法则,每近距离用眼20分钟,就抬头远眺20英尺(约6米)外的远方,并持续20秒以上。
一旦发现孩子出现眯眼、揉眼、歪头、凑近看东西等迹象,请务必第一时间前往正规眼科医疗机构进行科学检查。“近视可防可控不可逆”,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才是守护孩子“睛”彩世界的根本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