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投、动态调、灵活用、结构优破解公立医院改革深层次问题

    2025-11-14    来源:健康日报网    编辑:康康

央广网北京11月13日消息(记者 雷妍)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以地市为单元全面推广三明医改经验,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进一步激发各地积极性,推动医改举措在全国落地见效。如何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向纵深发展?11月1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江苏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江苏省深化医改的经验做法。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主任 谭颖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主任谭颖介绍:“我们认真学习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建立‘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协作会商机制,从增强投入稳定性、价格动态性、编制适配性、薪酬合理性等方面入手,合力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向纵深发展,4个设区市获得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

破解公立医院改革中的深层次问题,谭颖介绍了四方面经验。

一是财政“舍得投”。各级政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落实对公立医院的六项投入责任。“十四五”以来,江苏省各级财政投入资金2300亿元,支持扩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供给、改善服务条件、加强运营补助和能力提升,公立医院的运营补助资金年均增长9.6%。特别是2023年以来,省级净增加125亿元,保障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二是价格“动态调”。持续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十四五”以来,江苏省采取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的办法,新增医疗服务项目269项,调整项目价格1411项,适当降低检验检查类、提高诊查护理类项目价格。全省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例提高了近5个百分点,努力体现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

三是编制“灵活用”。完善编制动态调整机制,指导按需调整公立医院事业编制的数额。“十四五”以来,核增公立医院事业编制4.9万个,重点补足儿童、妇幼、精神、传染等专科医院发展急需。盘活用好现有编制,建立高层次人才事业编制“周转池”制度,切实响应公立医院“高精尖缺”、临床一线人才的编制使用需求。推进公立医院编制备案制改革,进一步增强医务人员归属感。

四是薪酬“结构优”。积极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落实“两个允许”,科学确定并动态调整公立医院薪酬总量,对高层次人才实行年薪工资、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多元化分配形式。通过扩大公立医院收入来源、优化绩效分配、调整收入结构等方式,稳步推进“三个结构调整”,逐步动态缩小不同等级医疗机构间人员收入差距、医院内部业务科室和同科室人员收入差距、奖励绩效工资所占比重。目前,江苏省不同等级医疗机构间人员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医院内部绩效分配持续优化,儿科、产科等科室医务人员薪酬基本达到本单位医务人员平均水平;医务人员的岗位薪酬结构不断优化,医务人员固定收入占比稳步提升,有效调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积极性。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于3月5日在北京
    眼睛发红胀痛、视力骤降,53岁阿姨险些失明
    近日,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