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部病变
我国近年来,糖尿病人群急增,达到了1亿多人,几乎十个人就有一个糖尿病病人。按照糖尿病并发症的发展规律,糖尿病足部病变会逐年急增,怎么办?
糖尿病足部病变是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严重后期,才会有足部病变。对足部病变的治疗比神经病变困难许多,对它的治疗不仅要降血糖、治疗神经病变,还要治疗足部的恶性炎症。但是,我们今天面临的医疗环境是对抗生素基本都产生了耐药性,手术的发展虽有进步,但不足以改变糖尿病足部病变的现状,手术是没有办法的选择。因为糖尿病的足部手术就是截肢,而截肢是造成残疾的主要原因,很多糖尿病病人会经历多次截肢最后死亡。我们减少西医的截肢,也就减少了残疾,患者就减少了痛苦,也减少了死亡率。我们要探索一条新路,我们只能另辟蹊径,才能改变目前的窘境。这条新路怎么走?用什么药?怎样才有效?因为糖尿病足部病变的复杂性。首先,我们用什么来降糖,其次是扩张血管、改善微血管与微神经、改善周围循环,再者是营养神经,这些药只能内服,同时,足部感染坏疽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点,我们要找到生肌消炎、排毒的药材,来进行清洗足部病变,才有治愈的可能。还有,伤口光是清洗了,没有外敷的药,要想彻底好转是很困难的。所以,治疗糖尿病足部病变必须三步走,第一,降血糖;第二,调节神经系统;第三,消除炎症;第四,增强免疫。
用什么药,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我们把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野生药用真菌配方组合拿来进行内服,因为这个方子里既有降血糖的,也有治疗神经病变的,有提高、调节修复免疫系统的,还有营养神经的药用真菌。
其配方为:桦褐孔菌、粗毛褐孔菌、木蹄层孔菌、树舌、桦滴孔菌、硫磺菌、斑褐孔菌、裂蹄层孔菌、灵芝、红缘层孔菌、等药用真菌。上述配方组合熬水喝,每天只喝3—4次,也可用配方颗粒。
第一、降低血糖的药用真菌及参考文献
1、桦褐孔菌
《桦褐孔菌人工培养菌丝体、菌核与野生菌核多糖的降血糖比较试验研究》.《食用菌》2006年03期.吉林农业大学菌物所、延边大学农学院、吉林农业大学菌物所、延边大学农学院.陈艳秋、周丽洁、李玉
《桦褐孔菌在2型糖尿病大鼠对AMPK传导通路的影响》.延边大学.延边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常影
《桦褐孔菌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延边大学.延边大学病原生物学.王伟
《桦褐孔菌菌粉及其组分改善糖尿病小鼠相关病变药效学研究》.江南大学.江南大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孙军恩
《桦褐孔菌对2型糖尿病患者硝化酪氨酸和血红素加氧酶-1水平的影响》.延边大学.延边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曾海
《桦褐孔菌与松口蘑菌粉降血糖作用的研究》.《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9年02期.江南大学医药学院制药工程研究室、江南大学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孙军恩、许泓瑜、敖宗华、陆震鸣、许正宏
《桦褐孔菌提取物对高尿酸血症大鼠影响的研究》.《食品科技》2010年06期.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教育部食品营养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张泽生、孙玮、王丽、林纪伟、王玉本、王翠
《桦褐孔菌影响糖尿病豚鼠糖代谢机理的实验研究》.《时珍国医国药》2010年08期.延边大学医学部.李天洙、李香俊、金香子、张学武
《桦褐孔菌提取物治疗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的实验研究》.延边大学.延边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张香花
《桦褐孔菌的成分分析及降血糖活性的研究》.延边大学.延边大学农业推广.禚同友
《桦褐孔菌不同提取成分对小鼠免疫功能比较研究》.《微生物学杂志》2007年06期.辽宁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沈阳军区药品检验所、辽宁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慧丽、杨松、宋雅娜、姜薇、贾菲、朱俊丰、王宁、李秀瑜、刘宏生
《两种基质桦褐孔菌菌丝多糖免疫功能研究》.《中国食品学报》2012年02期.泉州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蔡建秀、葛清秀、黄淑琼
《桦褐孔菌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赤峰学院医学院.李宏
《桦褐孔菌对糖尿病大鼠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中国食用菌》2008年02期.延边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与法医学教研部、延边真菌研究所、延边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与法医学教研部. 张香花、孙东植、陈海月、崔基成、刘树森
《桦褐孔菌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食品科技》2008年04期.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张泽生、杨超慧、梁丽雅
《桦褐孔菌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生化指标的影响》.《中国食用菌》2008年05期.延边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与法医学教研部、延边真菌研究所.张香花、孙东植、陈海月、崔基成、刘树森
《桦褐孔菌多糖的提取、纯化及降血糖作用研究》.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药剂学.王艳波
《桦褐孔菌对实验性Ⅱ型糖尿病治疗作用的研究》.西北大学.西北大学中药学.刘向辉
《桦褐孔菌提取物治疗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的实验研究》.延边大学.延边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张香花
《桦褐孔菌固体发酵菌质水提物抗糖尿病活性研究》.《2012年中国菌物学会学术年会会议摘要》. 江西中医学院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苏明声、刘继强、梁永红、谢小梅
2、粗毛褐孔菌
《粗毛黄褐孔菌多糖降血糖试验研究》.《中国食用菌》2010年29期49-51页. 李雨沁,胡建伟,塔里木大学
《中国抗肿瘤大型药用真菌图鉴》150页,陈康林等,2013年3月,科学出版社。
《粗毛纤孔菌的研究进展》.《食用菌学报》,2011.18(1):78-82.吉林农业大学食药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昝立峰,包海鹰
《粗毛纤孔菌子实体多糖的提取及免疫功能研究》.《食品工业科技》2011年第12期.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黑龙江省乳品工业技术开发中心.王占斌,孙常雁,李德海 。
3、木蹄层孔菌
《木蹄复方水提物对小鼠化学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时珍国医国药》2013年第24卷第3期.第二军医大学、海军医学研究所.陈伟、何颖、蒋定文、侯登勇、莫琳芳、沈先荣
《山西医药杂志》, 1980.3
《中国医药杂志》,1991.3
《木蹄层孔菌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免疫活性研究》.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药理学.陈洁
《木蹄层孔菌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03期.高慧灵、雷林生、余传林、朱正光、陈娜娜、吴曙光
《木蹄层孔菌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及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广东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南方医科大学药学院、包头市第四医院药剂科.周桂保、高慧灵、丁佩娥、张群、余传林、雷林生
《木蹄层孔菌多糖免疫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药理学.高慧灵
《中国抗肿瘤大型药用真菌图鉴》157页,陈康林等,2013年3月,科学出版社
4、南方树舌
《树舌多糖CF注射液与环磷酰胺联合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医药信息》2004年第21卷第6期.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宋高臣,于英军,管宇,李丽阳
《树舌灵芝化学成分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吉林农业大学2005年6月1日.吉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周忠波
《树舌多糖抗肿瘤的研究进展》.《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2年7月第29卷第4期.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检验科,牡丹江医学院.李荣辉,梁启超,魏韬,徐明鑫,金红
《树舌灵芝粗提取物体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时珍国医国药》2007年第18卷第7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塔里木盆地生物资源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吉林农业大学菌物研究所.周忠波,马红霞,图力古尔
第二、调节神经系统的药用真菌及参考文献
1、红缘层孔菌:
《中国东北野生食药用真菌图志》第55页,刘波,1984
《中国抗肿瘤大型药用真菌图鉴》159页,陈康林等,2013年3月,科学出版社。
《中华本草》第1册(第1-3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532页
《红缘层孔菌多糖FP2的结构与体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第2期.东北师大生物系.张丽萍,苗春燕,张秉信
《红缘层孔菌多糖对小鼠核算蛋白质合成及对肿瘤S-180病毒CBV3、HSV-Ⅰ细胞增值的影响》.《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第2期.东北师大生物系,白求恩医大地方病研究所.张丽萍,苗春燕,许丽艳
2、裂蹄木层孔菌
《生物技术通报》.2002年第三期
《裂蹄木层孔菌菌丝体提取物的抗过敏作用》.《国际中医中药》.2006年03期
《天然裂蹄木层孔菌提取物的抗病毒活性》.《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6年五期
《原色日本菌类图鉴》
《中国抗肿瘤大型药用真菌图鉴》164页,陈康林等,2013年3月,科学出版社。
《裂蹄木层孔菌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中草药》,2011年10月第42卷第10期.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长春日惠食用菌研究院,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张问,焦燕,李航,李敬轩,蔡云,李红,杨世杰
《裂蹄木层孔菌醋酸乙酯萃取物抗肿瘤活性初探.《时珍国医国药》2012年第23卷第9期.遵义医学院医学与生物学研究中心,遵义医学院药学院,遵义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刘云,胡姗姗,朱欣婷,李常春
《裂蹄木层孔菌乙酸乙酯萃取物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抑制作用研究》.《中国民族民间医药》.遵义医学院医学与生物学研究中心,遵义医学院药学院,遵义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刘云,胡珊珊,朱欣婷
3、斑褐孔菌
《蕈菌医方集成》第174-175页.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陈士瑜,陈海英著
《中国药用真菌》第314页.科学出版社出版.吴兴亮,卯晓岚,图力古尔等著
第三、消炎的药用真菌及参考文献
足部感染坏疽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点,必须找到能生肌、消炎、排毒的药用真菌,坏疽才有治好的可能。
1、马勃
《中国抗肿瘤大型药用真菌图鉴》188页,陈康林等,2013年3月,科学出版社。
《中华本草》第1册(第1-3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609页
《中国东北野生食药用真菌图志》戴玉成、图力古尔主编,第118-121页
2、革耳
《中国药用真菌图鉴》275页,科学出版社,1987年
3、肉球菌
《中国抗肿瘤大型药用真菌图鉴》192页,陈康林等,2013年3月,科学出版社。
《亚肉座菌天然产物的分离鉴定及抗肿瘤活性》.《菌物学报》,2017年5月22日,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生态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何肖云,郭庆丰,付德来,臧相云,邱君志
我们把马勃、革耳、肉球菌等五种真菌,按一定的比例配合起来,熬药外洗患处。而我们今天去医院,主要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又耐药,使用野生药用真菌一般很快就解决了。每天用熬好的药水清洗3—4次就可以了。
第四、提高免疫的药用真菌
1、硫磺菌
《中国抗肿瘤大型药用真菌图鉴》136页,陈康林等,2013年3月,科学出版社。
《华东苏、浙、皖三省的黏菌物种》.《菌物学报》2017年4月22日.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高伟,闫淑珍,徐美琴,戴群,姚慧琴,刘岐莎,陈双林
《硫磺菌发酵液抗菌活性的初步研究》.《西北农业学报》.2006年15(6),204至207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王娟,高锦明,张鞍灵,李晓明
《珍稀食药用真菌朱红硫磺菌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免疫调节活性的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12月,第34卷,第4期.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南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丁祥
《中国东北野生食药用真菌图志》戴玉成、图力古尔主编,第106—107页
2、薄树芝
《薄盖灵芝化学成分的研究》、《药学学报》1979年6月第14卷第6期,余竞光、翟云凤,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薄树芝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中药材》2013年5月第36卷第5期,825页至827页.广东药学院药科学院.严春燕,华雨蕾,黎乃生,张德志
《薄芝糖肽对肺炎患儿短期体液免疫调节的研究》.《内蒙古中医药》,2012年5月,3至4页,易天江
《薄芝糖肽降低消化道肿瘤辅助化疗不良反应的疗效评价》.《论著临床论坛》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年第16卷第3期.213页至215页.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肿瘤科.张颖,于莉,杨玲,杨孟丹,王颖
《薄盖灵芝对小鼠体内、外免疫反应的实验研究》.《上海免疫学杂志》,1989年第9卷第3期.北京中医学院气功研究所免疫室.顾立刚,陶菌娣,赵仲生,张丽,严宣左,周勇
3、野生灵芝
《中国抗肿瘤大型药用真菌图鉴》171页,陈康林等,2013年3月,科学出版社。
《中华本草》第1册(第1-3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534页
《灵芝抗肿瘤活性和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年10月 NO.5,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系.林志彬
《灵芝多糖抗肿瘤作用的免疫学相关性研究》.《中药材》,20017年1月第1期第30卷.南方医科大学 药学院 1.分析测试中心,2.药物研究所.李建军,雷林生,余传林,朱正光,马安德
《灵芝多糖降血糖的机理探讨》.《福建医药杂志》2004年03期.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浙江大学医学院.张玲芝、冯磊
《灵芝多糖的免疫药理学研究及其意义》.《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2年04期.北京医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林志彬
《灵芝免疫药理研究进展》.《解放军药学学报》2003年05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军医学院药理教研室、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军医学院药理教研室.秦葵、钱彦丛
《灵芝多糖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微生物学杂志》2003年02期.暨南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暨南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江振友、林晨
《灵芝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胸主动脉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9年09期.南通大学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江苏安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乔进、薛华、孟国梁、吴锋、陈杨、陈惠、郑惠华、徐济良
《灵芝多糖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机制研究》.《医药导报》2014年02期.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袁荣高、杨留才、刘德军、李仕红、徐红涛
总结:对于糖尿病足部病变,我们一定要严格遵循内服、外洗、外敷的用药三原则。在用药时,每种原料都不能少,而且一定要注意原料的质量。很多人很容易就会选用人工的,这是不对的,必须选用野生的。因为人工的药效差且低,达不到需求。有的患者认为只要治好坏疽病就好了,这是错误的,你必须把患者的血糖降下来,治好患者大血管和微血管、神经系统,糖尿病足部病变才有治好的可能。对于一些病情严重的患者,手术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可是,手术后很快又会手术,这是患者的一个大问题,使用野生药用真菌配方组合治疗糖尿病足部病变,就可以减少患者的手术或手术后的复发。在服用野生药用真菌配方组合后,不能马上停服西药,可以根据自己的血糖量和并发症的好转情况而逐步停服西药,部分患者可能需要终身服用西药。内服的野生药用真菌配方组合会因为患者有其它的疾病和其它并发症而有改变,这样才能更好的治病。做到一人一方。
内服配方:桦褐孔菌20克、粗毛褐孔菌10克、木蹄层孔菌20克、树舌20克、斑褐孔菌10克、裂蹄层孔菌10克、等十五种野生药用真菌每剂药每天煎三至四次,一天服完。
外洗配方:马勃10克、革耳5克、松萝10克、肉球菌5克。
外敷配方:马勃5克、革耳2克、松萝5克、肉球菌5克,红鬼笔1克。
见 效 期:10-30天
服 用 期:3个月后调方
重 量:约200克
技术支持:北京陈康林野生真菌研究院
糖尿病肾病
摘要:世界上,目前治疗糖尿病肾病基本上是无解的,只有手术和透析两种办法,能不能找到一种更好的方法呢?陈康林将现代科学西医的对症与传统中医的辨证相结合,总结出了一条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方法,治愈了多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本文为世界治疗糖尿病肾病指出了一个综合治疗的方向。
关键词:药用真菌、糖尿病肾病治疗
每次看到每家医院的肾病透析科排着长长的队伍的时候,几乎所有人的心情都是沉重的。我们治疗肾病的西药,只能延缓一下病情,不能完全治愈肾病,而且副作用巨大。使用胰岛素,则发生低血糖的几率增加了5倍,而治疗肾病的各种西药实际疗效很低,大量的糖尿病肾病越往后走,向透析发展的速度越快。而肾移植因紧缺的肾源和高昂的费用以及远期疗效差而备受争议。
当我们看着在中国目前已经有3亿多糖尿病患者,上千万糖尿病肾病患者,而且每年还在以二位数的速度在增长,看到这个大家会是什么心情?人们一直在问,世界上有没有治疗糖尿病肾病行之有效的药,多少年了,谁都没有办法。因为这是两种疾病相加又相害,恶化了的肾病又会加重糖尿病的病情,加重了的糖尿病又会加速肾病的恶化,同时,各种治疗糖尿病和肾病的药物所产生的副作用又会加速肾病的恶化,这就是糖尿病的死结。
全世界的医生、科学家都希望能解开这个死结。但是,解开死结的方向错了,方法错了,结果也就错了。我们必须找到没有毒副作用,能同时对糖尿病和肾病起作用,还能对其他并发症和其它疾病起作用的药。只有这样,糖尿病肾病才有减轻或治愈的可能。按我们人类的惯性思维,我们去寻找西药,实践证明,这条路是走不通的,我们去找中药,也基本上走不通,因为中药主要是植物。这个地球的生命,主要由三大界组成,第一是大家都知道的动物,第二是植物,但是,还有一个界是只有少部分人熟知的,那就是真菌界。我们这么多年,在化学药物中、在动物药物中、在植物药物中都没有找到无毒的能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材,最后,有少部分人把科研的对象转到了真菌。
其实,对真菌的研究,在近一百年来,人类逐渐的进行了大量研究,从低等真菌开始,我们找到了青霉素,到现在的治疗肿瘤的化疗药品—紫杉醇等,再后来,人类对真菌的研究向高等真菌扩展,发现了可以降血糖的真菌,又发现了可以治疗肾脏疾病的真菌,还找到了能消除化学药物各种副作用的真菌。当我们在科学研究中,找到了治疗糖尿病和肾病的药材的时候,我们在想,怎么才能通过一种方式,找到规律治疗糖尿病肾病,这是全世界都想知道的。即必须用对症加辩证的思路来进行配方组合,糖尿病肾病的对症至少有四个点,第一:降血糖;第二:治肾病;第三:消除西药的副作用;第四:治疗其它并发症,因为有了肾病肯定会有其它并发症。辩证,是怎样让四个对症点附和,怎样治疗炎症、控制血压、调节异常代谢、修复胰腺等的。要做到这些,就需要很多种野生药用真菌,中国科学院于1987年专门出版了一本书《中国药用真菌图鉴》。而我们今天要在中国找到这些药用真菌,只能到森林中去,因为市面上很多药用真菌都找不到。于是,陈康林背起背包,走进了深山,到森林中去寻找能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用真菌。要治疗糖尿病肾病,至少要找到假芝、白耙齿菌、毛蜂窝菌、肉球菌、东方栓菌、茯苓,再把桦褐孔菌、粗毛褐孔菌、木蹄层孔菌、树舌、硫磺菌等一起配方组合起来,就有治好或减轻糖尿病肾病的可能。我们必须找到降低血糖和治疗一般性慢性并发症的药用真菌,比如桦褐孔菌、粗毛褐孔菌、木蹄层孔菌、树舌、硫磺菌等真菌。
陈康林于2003年申请了一项治疗糖尿病的发明专利,就是使用了以上部分药用真菌,发明专利号:ZL200410100944.2。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后,开始做推广,发现药用真菌治疗并发症效果很好。在降血糖方面,目前国内的西医院有大量的降糖药物效果都很好,但基本没有治疗慢性并发症的药物,于是陈康林又花了十年时间去寻找治疗各种并发症的药物。首先,寻找假芝,陈康林到了福建、广东、海南等省,在各个省都找到了假芝。 假芝又名血芝,因为刚采下来的假芝,用手划一下背面,就会有血一样的汁水流出,所以叫血芝,分类学上又称为皱盖乌芝,黑乌芝。子实体一年生,有柄,木栓质,能消炎止血,祛痰消积。主要用于治疗急慢性肾炎。 据河北大学生命科学院研究,假芝具有显著的抗衰老作用;陈康林又在东北找到了白耙齿菌,发现子实体平伏而反卷,从发酵粗提物中分离得到多糖,为甘露聚糖,分子量80000(《药用真菌》1986.1)。其药理作用为:在人体液免疫方面,通过血清凝集素测定,血清溶血素测定和溶血空斑试验,结果表明其提取物对小鼠抗体的产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细胞方面,通过小鼠特异性玫瑰花形成的实验,表明对免疫早期阶段的抗原结合细胞RFC的生成有抑制作用。用羊红细胞进行足垫肿胀试验,表明对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实验还表明,提取物能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可加强机体对免疫复合物从血液中被清除的功能,对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沉积亦有抑制作用,这可能是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的临床药理基础(《药用真菌》1986.1)。治疗慢性肾炎、对肾炎患者的蛋白尿、红细胞及管型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可增加慢性肾炎患者的血红素、血浆蛋白,降低胆固醇、改善贫血与水肿。总有效率为88.2%,显效率为39%。(《蕈菌医方集成》331页)当找到白耙齿菌的时候,陈康林就想我们今天有很多人得了尿毒症,几天就要透析一次,生命期还不长,受尽苦难,这就得找到毛蜂窝菌。在前面同大家讲到过毛蜂窝菌,大家知道了毛蜂窝菌能宣肠、健胃、止酸、解毒。大家不知道,毛蜂窝菌还有一项大用途,就是治疗尿毒症。(《蕈菌医方集成》333页)炎症反应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及其进展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抑制炎症反应可能成为防止糖尿病肾病进展的一种新的有效方法。我们在野生药用真菌中,找到了肉球菌和东方栓菌。当年,陈康林为了在中国找到肉球菌和东方栓菌,跑遍了全中国,最后在四川金沙江河谷找到了肉球菌,在东北找到了东方栓菌。我们先来看一看肉球菌的文献,其有效成分为:松胞菌素D(《微生物学报》1978.8)。其药理作用为:松胞菌素D能引起细胞收缩,抑制细胞分裂,使细胞脱核,调节质膜与植物凝集素的反应,可抑制病毒对细胞的感染,对皮肤癌有一定的疗效,并可作抗炎剂,杀阴道滴虫(《微生物学报》)。其有机溶媒提取物对伤寒杆菌、副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白喉杆菌、金色葡萄球菌等有抑菌作用(《云南植物研究》1975.1)。肉球菌的功能,能抗菌、消炎、治喉炎、扁桃体炎、腮腺炎、胃炎、胃溃疡、急性肾炎、皮肤化脓、无名肿毒及抗癌。我们再来看一看东方栓菌,东方栓菌在我国的分布很广,很多地方都有,产量很少。在森林中,像东方栓菌这样的真菌有二十多种,只有其中一种是东方栓菌,据文献记载:治疗炎症、肺结核、支气管炎、风湿等疾病(《中国药用真菌》)。同时,子实体提取物对小白鼠肉瘤S-180有抑制作用。(《中国药用真菌图鉴》科学出版社1987)当陈康林找到肉球菌和东方栓菌的时候,心情特别高兴,因为又向治疗糖尿病肾病前进了一大步。他还要到药材市场去寻找野生的茯苓和猪苓,因为陈康林去了很多中药材公司,都是人工的,而我们需要野生的。于是,他到云南,问山民、问药农,终于在云南找到了野生茯苓,又到陕西找到了猪苓,在药农手里采购价就高到了每公斤350元左右,拉回来进行日晒、清理、加工,成本就达到每公斤500多元了。但成本再高,也要使用野生的,因为是拿来致病的,怎么可以骗人。
四、治疗肾脏疾病的药用真菌及参考文献 1、假芝 *《中国药用真菌》164页.科学出版社出版.吴兴亮,卯晓岚,图力古尔等著 *《皱盖假芝化学成分分离及其结构鉴定》.《中国食用菌》2016年第35卷第1期42-45页.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省部共建华南应用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粤微食用菌技术有限公司.黄继国,韩园园,谢意珍,潘鸿辉
2、白耙齿菌 *《中国药用真菌》426页,科学出版社出版. 吴兴亮,卯晓岚,图力古尔等著 *《白囊耙齿菌及其相似种的分类研究》.《东北师范大学报自然科学报》1992年第一期.东北师大生物系.曾宪录,张济民,张忠辉 *《白囊耙齿菌发酵物多糖及蛋白的含量测定》.《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年第28卷第3期.长春中医药大学.袁文彬,王树斌,陈新,翁丽丽 *《药用真菌白囊耙齿菌的研究现状及展望》.《菌物学报》2017年1月22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州大学贵州省发酵工程与生物制药重点实验室 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董晓明,宋新华,刘宽博,董彩虹
3、毛蜂窝菌 *《中国药用真菌》384页,科学出版社出版. 吴兴亮,卯晓岚,图力古尔等著
五、提高,调节免疫的药用真菌及参考文献
1、灵芝 *《中国抗肿瘤大型药用真菌图鉴》171页,陈康林等,2013年3月,科学出版社。 *《中华本草》第1册(第1-3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534页 * 《灵芝抗肿瘤活性和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年10月 NO.5,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系.林志彬 *《灵芝多糖抗肿瘤作用的免疫学相关性研究》.《中药材》,20017年1月第1期第30卷.南方医科大学 药学院 1.分析测试中心,2.药物研究所.李建军,雷林生,余传林,朱正光,马安德
2、硫磺菌 *《中国抗肿瘤大型药用真菌图鉴》136页,陈康林等,2013年3月,科学出版社。 *《中国东北野生食药用真菌图志》戴玉成、图力古尔主编,第106页 *《华东苏、浙、皖三省的黏菌物种》.《菌物学报》2017年4月22日.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高伟,闫淑珍,徐美琴,戴群,姚慧琴,刘岐莎,陈双林 *《硫磺菌发酵液抗菌活性的初步研究》.《西北农业学报》.2006年15(6),204至207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王娟,高锦明,张鞍灵,李晓明 *《珍稀食药用真菌朱红硫磺菌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免疫调节活性的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12月,第34卷,第4期.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南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丁祥
六、利水除湿的药用真菌及参考文献 1、茯苓 *《中国药用真菌》775页,科学出版社出版. 吴兴亮,卯晓岚,图力古尔等著 *《中华本草》第1册第1-3卷,第554页.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茯苓总三萜的抗炎作用研究》《安徽医药》2009年09期.安徽中医学院省现代中药重点实验室、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汪电雷、陈卫东、徐先祥
七、治疗各种并发症的真菌 桑黄、红缘层孔菌、松针层孔菌、薄树芝、紫丁香蘑、槐耳、苦白蹄、薄皮纤孔菌、猪苓、竹黄、隐孔菌、橘黄裸伞、金丝刷、蜜环菌、灰树花、蝉花、柱状田头菇 、金顶侧耳、裂褶菌、淡黄木层孔菌、绿栓孔菌 、白栓孔菌、斑褐孔菌、牛肝菌、红鬼笔、大马勃 、香菇、古巴裸盖菇、僵蚕 。
总结: 要想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有用,应该选择适当的时期,就是糖尿病肾病的早、中期,是最好的,晚期效果差很多,对于已经尿毒症的患者,可以减少透析次数,身体活力。当陈康林找齐这些药材的时候,他知道,我们的糖尿病肾病患者有救了,可以减少肾透析的人数了,更减少了死亡的人数。这个文章从降血糖与治疗肾病入手,同时还具有消除化学药物的副作用与提高免疫力为本。是的,我国很多人不相信中国还有野生的药用真菌,因为在今天几乎没有人到过原始森林。庆幸的是,在中国及国外还是有一批科学家,走进森林寻找治疗疾病的方法,而走进去的人里面,又分成了两派,一派是去寻找能治病的化学成分,把这些化学成分再分离出来或人工栽培再分离出来,还有少数一派,认为疾病是多因素引起的,要治愈疾病必须综合治疗,药材就不能只提有用的化学成分,而应该综合对症加辩证的配伍。在今天这个世界上,第一派的人占绝大多数,但道路却越来越狭窄,副作用越来越大,能治愈的病越来越少,免疫力的破坏越来越强,病人的质疑声越来越多。第二派的人占很小一部分,但道路是越来越宽广,副作用接近无,治愈的病越来越多,免疫系统恢复越来越快,病人认可的越来越多,但是跟今天我们的科技评价体系是反的,不受重视。陈康林就是这绝少数的人之一。
配 方:白耙齿菌10克、毛蜂窝菌10克、肉球菌5克、东方栓菌10克、茯苓20克、桦褐孔菌20克等十五种野生药用真菌。每剂真菌每天煎三至四次,一天服完。 见 效 期:15天 服 用 期:5个月后调方 技术支持:北京陈康林野生真菌研究院
联系电话:18518399319

陈康林教授介绍
野生药用真菌医学体系研究应用创研人; 大型野生药用真菌分类专家; 野生药用真菌临床医学研究专家; 北京陈康林野生真菌研究院院长; “美国休斯顿市陈康林周”荣誉获得者; 中国民族医药协会肿瘤学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民族医药协会非药物疗法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 中国野生药用真菌治疗疾病的奠基人开拓者创始人; 36项急慢性疾病药用野生真菌配方国家发明专利申请人; 原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科技合作中心野生药用真菌医学体系研究中心主任。
先后出版了《野生灵芝点然生命之光》《野生灵芝国药之王》《野生灵芝开启生命之门》《肿瘤治疗的革命》《肝脏疾病治疗的革命》《被遗忘的灵丹妙药:野生药用真菌》《中国抗肿瘤大型药用真菌图鉴》《药用真菌肿瘤学》《药用真菌治疗肿瘤》《药用真菌治疗肝硬化》10本著作。近期准备出版《药用真菌治疗耐药性肺结核》《药用真菌治疗重症肌无力》《药用真菌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药用真菌治疗支气管哮喘》《药用真菌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药用真菌治疗艾滋病及其并发症》《药用真菌治疗老年痴呆症》《药用真菌治疗肝癌》等书籍。
陈康林的事迹曾先后被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海南日报、健康时报、健康报等媒体进行新闻和专题报道。陈康林曾受聘于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海南省农科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科技合作中心等单位专职进行真菌相关研究和开发,申请了36项药用真菌发明专利。
原中央保健局局长王敏清教授称陈康林为“中国药用真菌科学实践第一人”;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山西省政协副主席、著名药用真菌研究专家刘波教授称赞陈康林“开创了中国药用真菌临床医学的历史”,在美国创办了第一家野生药用真菌医疗诊所。美国医药之都休斯敦市市长在市政厅亲自接见了陈康林,并将每年 2 月 16 日至 22 日定为“美国休斯顿市陈康林周”。陈康林曾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市诺贝尔的墓碑前立誓,将用一生去研究探索各种疑难杂症的野生药用真菌配方。
